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照 |
| |
作者姓名: | 毛枫 张兴伟 李超伦 黄备建 王文平 丁红 |
| |
作者单位: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上海 200032;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上海 200032 |
| |
基金项目: | 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2-1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B112)。 |
| |
摘 要: | 目的 比较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CEUS与增强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ICC患者(36个病灶)的CEUS及增强CT表现,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EUS显示36个病灶均为动脉期增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回声减弱,呈"快进快出"型。增强CT动脉期图像示36个病灶均强化,28个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另8个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CEUS显示19个病灶(19/36,52.78%)周边部环状增强,17个(17/36,47.22%)整体增强;21个(21/36,58.33%)表现为"树枝样"向内延伸。增强CT显示22个病灶(22/36,61.11%)周边环状强化,其中5个呈分隔样强化;14个(14/36,38.89%)为整体强化。达峰值时,CEUS示23个病灶不均匀增强,13个均匀增强;增强CT示20个病灶不均匀增强,16个均匀增强。以"快进快出"、环状增强和(或)"树枝样"增强作为CEUS诊断ICC的标准,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70.00%(21/30);以动脉期"环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作为CT诊断ICC的标准,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为73.33%(22/30);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4)。结论 周围型ICC的CEUS与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方法对于周围型ICC均有较高诊断价值。
|
关 键 词: |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收稿时间: | 2013-02-18 |
修稿时间: | 2013-07-13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