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虚不受补”内涵初探
引用本文:房玉涛,李璐璐,张振鹏.“虚不受补”内涵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1):98-98.
作者姓名:房玉涛  李璐璐  张振鹏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摘    要:"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历代医家对补虚均很重视。明末医家绮石将虚损虚劳做一专论而著《理虚元鉴》,详细论述了各种虚损病证的证、治、防、护及辨疑。而"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其《十剂论》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吁!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

关 键 词:虚不受补  中医治法  体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