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骨质疏松早在1885年就由Pommer提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强。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适用于成年女性),其标准是依据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与同性别骨量峰值的比较得出的,如减少1个标准差为正常;减少1-2.5个标准差值则为骨量减少;而减2.5个标准差值称为骨质疏松;后者如伴有1个或多个部位骨折则为重度骨质疏松。结合流行病学资料,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中年龄尤为重要,而伴随健康保健制度的完善和人口寿命的延长,势必又造成老年型人数的增加,所以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有研究表明未来60年内世界范围内髋骨骨折人数将达6百万人之多,故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