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医药联合治疗开放性骨折及对围手术期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
引用本文:谢长发,黄晓涛,张弛,方略.中医药联合治疗开放性骨折及对围手术期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J].新中医,2017,49(11):56-60.
作者姓名:谢长发  黄晓涛  张弛  方略
作者单位:慈溪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慈溪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慈溪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慈溪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4ZB108)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治疗在开放性骨折切口(Ⅲ类骨折切口)围手术期防治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住院的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上、下肢各40例),采用随机原则各自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临床常规用药治疗。各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5天抽血行ELISA检测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含量。结果:2组开放上肢手术切口各时间段TNF-α、IL-1、IL-6等指标比较:(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TNF-α、IL-1、IL-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的变化存在时间效应。(2)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在总体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不存在分组效应。(3)2组IL-6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均不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1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提示,术后1天2组各项指标TNF-α、IL-1、IL-6均最高,后随时间逐渐降低,且2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值更明显。2组开放下肢手术切口各时间段TNF-α、IL-1、IL-6等指标比较:(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TNF-α、IL-1、IL-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的变化存在时间效应。(2)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在总体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不存在分组效应。(3)2组TNF-α、IL-1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均不存在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则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开放上肢、下肢皮肤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治疗方案对在开放骨折围手术期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切口的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 键 词:开放性骨折    围手术期感染    五味消毒饮    当归补血汤    炎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6(IL-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