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DCT定量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黄山 郑穗生 管松 邹立巍 王超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 合肥 230601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医学影像教学团队(2014jxtd119)。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预测脑血管症状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拟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接受MDCT平扫及CTA的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38)及无症状组(n=49),通过手动勾画ROI的方法测量CT平扫及CTA图像上斑块非钙化部分的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采用平扫CT值及强化幅度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并采用Z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平扫CT值分别为(45.58±8.94)HU和(31.09±6.83)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1);有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强化增幅大于无症状组(t=-3.421,P=0.001)。ROC曲线阈值分析显示,平扫CT值最佳临界值为37.20 HU,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敏感度为92.10%(35/38),特异度为81.63%(40/49),准确率86.21%(75/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强化幅度最佳临界值为10.1 HU,其敏感度为76.32%(29/38),特异度为63.27%(31/49),准确率为68.97%(60/87),曲线下面积为0.735;二者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3,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非钙化部分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与脑血管症状有关;斑块平扫CT值对判断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优于斑块强化幅度。
|
关 键 词: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
收稿时间: | 2015-04-21 |
修稿时间: | 2015-09-29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