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聚醚醚酮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形态组件的适合性评价
作者姓名:李欣欣  柳玉树  孙玉春  陈虎  叶红强  周永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青年科研基金
摘    要:目的: 评价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形态组件的适合性。方法: 选取已进行基牙预备的下颌牙列缺损超硬石膏标准模型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牙列缺损数字模型,联合牙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逆向工程软件分别设计13个完整的可摘局部义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制作PEEK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在超硬石膏模型上试戴。用硅橡胶印模材复制义齿各组件与模型之间的间隙,采用三维偏差分析法测量牙合支托、基托和大连接体处的间隙大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各组件之间以及各组件内部的间隙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EEK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在超硬石膏模型上就位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牙合支托、基托和大连接体处间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合支托处平均间隙[(84.3±23.6) μm]大于基托[(32.5±27.8) μm]和大连接体处[(49.9±47.0) μm] (P<0.01),但均满足临床需求;基托与大连接体处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与非游离端基托处平均间隙为(25.1±55.3) μm和(41.5±17.7) 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离缺牙间隙牙合支托与靠近缺牙间隙牙合支托的平均间隙为(80.8±42.1) μm和(86.1±29.8) 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设计的全组件可摘局部义齿可用PEEK切削为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该义齿不同形态组件均有良好的适合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聚醚醚酮  可摘局部义齿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