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梁惠卿,蔡 洋,毛乾国,陈少东.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12):1420-1424.
作者姓名:梁惠卿  蔡 洋  毛乾国  陈少东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福建 3611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03529, No.81673660, No.81873242);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No.2015D0007,No.2016D012);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No.3502Z20174028);厦门市重要重大疾病联合攻关项目(No.3502Z20179047); 福建省卫生计生医学创新科研人才培养项目(No. 2018-CXB-28)
摘    要:目的 观察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慢性CHB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 45例。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菖郁逍遥方,疗程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治疗后(治疗12周)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变化;以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观察两组治疗后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活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定量、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甲肾腺上素(norepinephrine, 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水平及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glycerol,2-AG)及其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CBR)1、2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中、治疗后的HAMD17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 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但安全性评价较高。治疗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5-HT、NE、BDN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EA、2-AG、CBR1水平较前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效果显著;CBR2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菖郁逍遥方具有显著改善CHB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通过调控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来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BDNF相关。

关 键 词:慢性乙型肝炎    抑郁症    菖郁逍遥方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