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3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乔德辉 季昳驰 周翔宇 周阳 杨辉 程炼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 |
| |
基金项目: | 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14JY0004);西南医科大学医学科研重大专项(2017LZXNYD-Z01,16076)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miR-1301、miR-197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65例患者的甲状腺肿瘤组织、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其中良性35例,乳头状癌组织30例。在TCGA中选取PTC可能表达异常的miR 1301、miR 1976,通过qRT-PCR验证,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通过在线数据库Targetscan、GEPIA预测miR-1301的靶基因。结果 miR-1301在PTC癌组织中表达降低( P<0.01),miR-1976在PTC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变化( P>0.05);临床分析表明,miR-1301表达变化与PTC的病理分级“T”、“N”相关(P=0.005,P=0.045);ROC曲线提示miR-1301对PTC具有诊断价值,AUC=0774,敏感性50%,特异性90%。生信分析发现,miR-1301可能通过对CLDN1、TRPC5的调控,参与PTC的生长、凋亡及迁移等。miRNA-1301在PTC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PTC临床病理特点相关,可能通过对其靶基因的负性调控抑制PTC的发生与进展。结论 miRNA-1301可作为PTC诊断、术前风险评估、预后分析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关 键 词: | miRNA-1301 甲状腺乳头状癌 分子标记物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部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部医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