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赵炜,陈萍.角膜中央厚度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关系[J].国际眼科杂志,2009,9(4):712-714. | [2]、 | 丁琦,陆豪,严良,杨蕾,张红英,熊毅.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4):355-356,I0001. | [3]、 | 黄晶晶,刘杏,刘小红,钟毅敏,肖辉,郑小萍.Stratus OCT与GDxVCC测量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5). | [4]、 | 马英慧,张铁民,齐建平.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关系[J].眼科新进展,2013,33(7):673-676. | [5]、 | 丁琦,杨蕾,严良,陆豪,张红英,熊毅.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光敏感度相关性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7,27(5):366-368. | [6]、 | 罗毅,祁勇军,赵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5(11):1054-1056. | [7]、 | 李媚,刘杏,黄晶晶,钟毅敏,肖辉,郑小萍,曾阳发,王涛.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6). | [8]、 | 吕大光 申浩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与视野...[J].中华眼科杂志,1990,26(4):205-208. | [9]、 | 李润婷 王谷珠.青光眼与正常人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J].眼科研究,1999,17(4):241-243. | [10]、 | 曹斯嘉,Shi-Sheng Zhang,王玲.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8(8):1634-1636. | [11]、 | 李嘉丽,旷琳,李国彦.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1):19-21. | [12]、 | 成云翠,段宣初.HRT-Ⅱ和OCT3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022-1024. | [13]、 | 王梅,葛坚,刘嫣芬,蓝育青.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联合视觉电生理检查开角型青光眼[J].眼科研究,2000,18(6):536-538. | [14]、 | 刘小力,艾风荣.应用GDx VCC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J].眼科新进展,2008,28(2):131-133. | [15]、 | 陆炯,孟逸芳,邢茜,陶建军,顾正.OCT检测视盘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4(9):860-863. | [16]、 | 王梅,葛坚,刘嫣芬,蓝育青,骆荣江,郭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与图形视网膜电图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与监测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0):788-790. | [17]、 | 罗知卫,段宣初,蒋幼芹,李婵,周业辉.GDxVCC检测原发性开角型与可疑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的对比研究[J].眼科,2005,14(2):104-108. | [18]、 | 闵红波,刘小红,花雷,韩文龙,储明慧,邵娟英.近视对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2,32(12):1145-1147. | [19]、 | 陆炯孟逸芳,陶建军邢茜 顾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3(11):000-1073-1075. | [20]、 | 季宝玲,游逸安,方爱武,孙传宾.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眼视光学杂志,2008,10(1):5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