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基因多态性与贵州布依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及患者血清PⅢNT、MMP-9及 hs-CRP的相关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陈才伟 刘大男 王绍红 肖金翠 |
| |
作者单位: |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贵阳,550004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gene,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与贵州布依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及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ⅢN-terminalpeptide,PⅢNT)、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贵州黔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2例(布依族154例,汉族148例)为高血压组,健康者299例(布依族143例,汉族156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ACEI/D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ⅢNT、MMP-9及hs-CRP水平。结果:①ACE基因I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字2=13.50,P=0.001)、在布依族高血压组和布依族正常对照组间(?字2=28.28,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PⅢNT、MMP-9与hs-CRP水平在布依族与汉族间、在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在布依族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以及在汉族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ⅢNT、MMP-9与hs-CRP水平在ACEI/D位点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ACE基因I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可能与布依族高血压有关;在布依族正常人群中,具有I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者可能比具有Ⅱ、DD基因型及I等位基因者患高血压的风险高;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是贵州黔南布依族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②布依族高血压患者及具有ID基因型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血管壁胶原积累、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血管重塑。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位点 基因多态性 炎症介质 布依族 汉族 |
|
|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