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生儿长段型巨结肠不同时间窗一期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姓名:郝毅  刘艳丽  徐珂  高勇
作者单位: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721000;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721000;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721000;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721000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长段型巨结肠不同时机行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长段型巨结肠新生儿70例,均行一期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分成A组(n=36)与B组(n=34)。其中A组在3个月龄内行一期手术,B组在3个月龄后行一期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肠道准备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入院复查时采血测定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并检测直肠肛门压力,包括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以及肛管高压区长度,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前肠道准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3.255、8.880、8.522,P<0.05)。A组术后6个月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8、2.781、4.732,P<0.05)。A组术后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高压区长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4、2.302、2.173,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与B组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004,P=0.947)。结论与3个月龄后行一期手术相比,在3个月龄内行一期手术能缩短术前肠道准备及手术时间,促进术后肠道功能、肛门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直肠肛门压力,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关 键 词:长段型巨结肠  新生儿  一期根治术  肛门功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