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 |
| |
引用本文: | 陈洁晴,蒋智铭,张惠箴,周健华,刘亮.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2, 9(2): 70-72 |
| |
作者姓名: | 陈洁晴 蒋智铭 张惠箴 周健华 刘亮 |
| |
作者单位: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233 |
|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 (编号 0 0 4 30 ) |
| |
摘 要: | ![]() 介绍常用免疫组化标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基底细胞消失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形态学指标之一,高分子量CK(34βE12)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抗体,它用于判断有结构异常的腺体基底细胞是否已经消失,从而有助于鉴别腺癌和绝大多数良性增生性病变。但它不是鉴别腺癌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的绝对指标,也无法鉴别基底细胞肿瘤的良恶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和雄激素受体(AR)标记用于确定肿瘤是否来源于前列腺,对于诊断特殊类型前列腺癌有重要价值,对诊断膀胱、骨骼和其他脏器内转移性前列腺癌也极有帮助。KP-1客低分子量CK合并应用,有助于将低分化前列腺癌、经放疗或激素治疗后空泡变性的残余前列腺癌与以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病变相鉴别。S-100显示穿刺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它和低分子量CK合并应用可提高神经周围癌浸润的检出率。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与PSA、PAP合并应用,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与原发于前列腺或直肠的类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也有助于诊断恶性度较高的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CD34、CD117则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细胞起源的间质肿瘤,并可与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
|
关 键 词: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 活检 免疫组化 诊断 |
文章编号: | 1007-8096(2002)02-0070-03 |
修稿时间: | 2001-09-21 |
Diagnostic value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needle biopsy of prostate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