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膝关节炎模型体重与病理形态相关性及针刀干预的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张伟,王彤,王丽娟,周帅,孙硕熏,马诗凝,郭长青.膝关节炎模型体重与病理形态相关性及针刀干预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9).
作者姓名:张伟  王彤  王丽娟  周帅  孙硕熏  马诗凝  郭长青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摘    要: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KOA)兔模型以及针刀治疗前后体重与软骨病理形态的改变及相关性,预期初步揭示针刀治疗KOA的相关机制。方法:40只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以改良后Videman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制备KOA模型。针刀组针刺同侧股内侧肌肌腱止点、股外侧肌肌腱止点进行松解,每周2次,连续3周;电针组针刺同侧"血海""梁丘""内膝眼"和"外膝眼",每次20 min,每周3次,连续3周。分别于造模前1天、造模后1天及治疗结束后1天监测体重,随即取材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解剖及HE染色显示:模型组关节软骨明显失去原有光泽,甚至缺损,关节边缘纤维性粘连,关节液量明显增多;电针及针刀组均明显改善关节炎性症状;且针刀组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其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病理改变的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对比,针刀组、电针组的Mankin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1);与电针组对比,针刀组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 0. 05)。体重比较:与造模前比较,各组造模后体重均显著升高(P 0. 01);而各组造模期体重增长率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 0. 05);与干预前比较,各组体重干预后均显著升高(P 0. 01);其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及针刀组的体重增长率显著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的体重增长率显著降低(P 0. 05);造模期与干预期比较:空白组、模型组期间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电针组、针刀组干预期增长率均比造模期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体重比较:膝关节炎模型体重与病理形态改变存在相关趋势(P 0. 05)。结论:针刀和电针均可改善KOA兔模型膝关节早期炎性病理改变,该效应可能与其对体重增长的控制有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