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肿瘤抑制基因变异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Cong W. 肿瘤抑制基因变异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1, 30(1): 58-60
作者姓名:Cong W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资助项目(98BR007)
摘    要: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是由多基因变异并长期累积所致,其中肿瘤抑制基因(TSG)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持续丧失功能被认为是导致细胞恶变的最重要事件之一。TSG变异的最常见分子机制是因其2个位点相继因点突变和杂合性缺失(LOH)而导致功能完全失活,即广为接受的Knudsen“二次打击”理论。另一个受到高度重视的基因变异类型是DNA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功能的失活,其分子特征是基因组DNA微卫星小体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这两种基因变异形式最终都将导致细胞分裂和增殖活动脱离还调控而发生肿瘤。由于LOH和MSI是肿瘤细胞的重要标志性特征,并具有分子病理学上的诊断意义而受到广泛关注。

关 键 词:肿瘤抑制基因 基因变异分子病理学 LOH MSI TSG
修稿时间:2000-03-28

Molecular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about mut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Cong W. Molecular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about mut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J].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2001, 30(1): 58-60
Authors:Cong W
Affiliation:wmcong@smmu.edu.c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