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市某城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大气表观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莫运政,胥美美,金晓滨,李国星,潘小川,马文军.北京市某城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大气表观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5):387-391,481.
作者姓名:莫运政  胥美美  金晓滨  李国星  潘小川  马文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100191
摘    要: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城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表观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2008年北京市某城区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物水平及缺血性心脏病死亡数据,以缺血性心脏病每日死亡人数为因变量,通过平滑函数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以及大气污染物水平、气象因素对表观温度的混杂作用,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广义相加模型拟合表观温度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间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分析该城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表观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该城区2004—2008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6 664人,其中男性3 559人(53.41%),女性3 105人(46.59%),75岁以上4043人(60.67%)。日均表观温度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关系基本呈现"U"字型,日均表观温度在高温时的上升及在低温时的下降均会造成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增多;日均表观温度≥12℃时,日均表观温度每上升1℃的全人群超额死亡率为1.202%(95%CI:0.123%~2.293%),男性为0.279%(-1.210%~1.790%),女性为1.807%(0.238%~3.401%);日均表观温度<12℃时,日均表观温度每下降1℃的全人群超额死亡率为1.687%(0.623%~2.740%),男性为2.619%(1.197%~4.021%),女性为1.764%(0.189%~3.314%)。结论不同分层的日均表观温度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关系不同,低温比高温的影响大,低温时表观温度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关 键 词:日均表观温度  缺血性心脏病  时间序列分析  广义相加模型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Apparent Temperatur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s in Beijing, China
Institution:MO Yun-zheng,XU Mei-mei,JIN Xiao-bin,et al.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