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傅礼洪,上官文博.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2):2041-2044.
作者姓名:傅礼洪  上官文博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211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征象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ulti-plan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ee display,SSD)、遮盖容积再现(shaded volume rendering,S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CT征像的认识与诊断正确率。结果采用MPR重建后对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胸膜受侵征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MPR重建后对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4.66、4.61,Pd0.05)。采用SVR重建后无空洞征检出,而对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受侵征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VR重建后血管集束征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O1,Pd0.05)。采用SSD重建后无空洞征检出,而在显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受侵征等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SD重建后对胸膜凹陷征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7,P〈O.05)。结论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MPR、SSD、SVR等三种不同的图像后处理,对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征的显示敏感性显著提高。

关 键 词:多平面重建  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linical stud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ning in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