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姓名:柯建飞  项国谦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    要: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死亡率高[1]。肝细胞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或者由于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而产生的异常蛋白质。PIVKA-Ⅱ是凝血Ⅱ因子(凝血酶原)的PIVKA体,因此也被称为异常凝血酶原。

关 键 词: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肝细胞肝癌  肝硬化
收稿时间:2021-10-28
修稿时间:2022-10-07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