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健康中年气郁体质人群体表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童宏选  相乐康  李洪娟  王雨婷  樊竹  卢涛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专项(卢涛团队)
摘    要: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的方法,观察健康中年气郁体质人群上半身及头面部共25个区域体表热值特征.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选择气郁质与平和质健康中年(45~59岁)人190例,其中气郁质组与平和质组各95例.运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获得2组人群三焦、脏腑、督任脉及头面五官区域体表红外热值数据ΔT(ΔT=区域体表平均温度-躯干体表平均温度),并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平和质组三焦Δ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郁质组中焦、下焦ΔT显著低于上焦(P<0.05);2组督脉ΔT均显著高于任脉(P<0.05),而气郁质组偏离更大(P<0.05).与平和质组比较,气郁质组表现为:督脉热偏离(P<0.05);上焦热偏离(P<0.05),中焦及下焦凉偏离(P<0.05);躯干部胃脘、大腹、小腹、右少腹凉偏离(P<0.05),胸膺、虚里热偏离(P<0.05);头面部左额、右面颊凉偏离(P<0.05),鼻、唇热偏离(P<0.05).总体表现为8个区域呈现为凉偏离,6个区域呈现为热偏离.结论:气郁体质人群红外热图整体表现为上热下寒趋势,符合中年气郁体质人群气机郁滞、阴阳失衡的特点.

关 键 词:气郁  中医体质  红外热成像  中年人
修稿时间:2021-08-2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江苏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江苏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