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市2007-201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苏健婷,王超,高燕琳,韦再华,李刚.北京市2007-201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8):846-848.
作者姓名:苏健婷  王超  高燕琳  韦再华  李刚
作者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信息统计中心, 北京 100013
基金项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科研培育专项(2017-BJYJ-10)
摘    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7-201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转归情况。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猩红热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描述猩红热病例的转归情况。结果 2007-2016年北京市报告猩红热病例28 505例,其中2011年有6 152例,发病率为31.4/10万,高于历年平均水平。猩红热病例有夏、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男性病例有17 951例(63.0%),职业以学生(13 488例,占47.3%)、幼托儿童(12 167例,占42.7%)和散居儿童(2 596例,占9.1%)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9岁(占90.5%),在近年3~9岁儿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发病3周后对7 298例猩红热病例进行了随访,仅8例病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中耳炎有2例、鼻窦炎有1例、肺炎有2例、心肌炎有3例,其他病例均痊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近10年间,2011年为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水平高峰年,学生和托幼儿童是发病的高危人群,猩红热病例转归良好。

关 键 词:猩红热    A组链球菌    流行病学
收稿时间:2017-12-26

Study 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arlet fever in Beijing from 2007 to 2016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