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与磁共振波谱观察针刺穴位局部理化特征
引用本文:余燕,杨敏光,刘雨露,丁妍怡,许雯珊,江萍利,林华伟,柳维林,陈立典.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与磁共振波谱观察针刺穴位局部理化特征[J].上海针灸杂志,2023(3):306-311.
作者姓名:余燕  杨敏光  刘雨露  丁妍怡  许雯珊  江萍利  林华伟  柳维林  陈立典
作者单位:1.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2.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产业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355);
摘    要:目的 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及不同针刺条件下的穴位局部理化特征。方法 实验1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及非经非穴的穴位局部理化特征;实验2选取6只SD大鼠,观察肾俞穴针刺不同时长(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的局部血流灌注量;实验3选取6只SD大鼠,观察肾俞穴在起针后(0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的局部血流灌注量。结果 针刺不同穴位的局部理化特征为,针刺可增加肾俞、百会、足三里穴位局部血流灌注量及穴位局部乳酸(lactic acid, Lac)、丙氨酸(alanine, Ala)、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 PCr)、葡萄糖(glucose, Glu)能量代谢水平。针刺肾俞穴不同时长的穴位局部理化特征为,与针刺前比较,肾俞穴在留针后5 min、10 min其局部血流灌注量明显上升(P<0.01),之后平缓下降但仍较高(P<0.05);与留针5 min、10 min、15 min比较,留针30 min穴位局部血流灌注量降低(P<0.05)。...

关 键 词:针刺疗法  穴位  激光斑点对比成像  血流灌注量  大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