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研究HPRE功能元件与IFN-α应答的关系
引用本文:姚文娟,刁振宇,邓小昭,孔晶,周宗安,高健,张云.以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研究HPRE功能元件与IFN-α应答的关系[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22(5):575-578.
作者姓名:姚文娟  刁振宇  邓小昭  孔晶  周宗安  高健  张云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2. 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3.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目的: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为报告基因,探讨HBV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的功能元件(α、β1和β2)对IFNα作用的影响。方法:用PCR法从载体pGEMluc中扩增LUC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以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组的质粒A01为模板,扩增HPRE(完整的HPRE)、HPREαβ1及HPREβ1β2片段,并分别插入LUC基因的下游。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用LUC检测系统检测IFNα作用前后LUC表达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cDNA3.0luc、pcDNA3.0lucHPRE、pcDNA3.0lucHPREαβ1及pcDNA3.0lucHPREβ1β2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IFNα作用前,HPRE、HPREαβ1和HPREβ1β2均能提高LUC的活性,IFNα作用后,HPRE和HPREβ1β2能明显降低LUC的活性,而HPREαβ1对其表达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HPRE的功能元件β2与IFNα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功能元件α和β1在IFNα应答中作用甚小,提示IFNα诱导产生的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很可能是与β2结合的,为进一步研究IFNα在治疗HBV感染和慢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关 键 词:IFN-α  荧光素酶  转染
文章编号:1007-8738(2006)05-0575-04
收稿时间:2006-04-18
修稿时间:2006-05-3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