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耳道乳头状瘤,国内较为常见,病因不明,疑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但未能证实。我们对14例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的15个标本进行了研究。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28~67岁,平均46岁。患者均有挖耳习惯,临床表现为外耳道软骨壁有黄豆大淡红色或黄褐色新生物。 超微结构改变:电镜下见多数病例角质层增厚,角化细胞内见残余细胞核,颗粒层见散在空泡细胞,透明角质颗粒减少,甚至消失。棘细胞层见散在或局灶性分布的空泡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基质颗粒消失。内浆网扩张呈囊泡状,糖原颗粒减少,甚或消失,张力微丝呈细束状。细胞核少数有畸形、染色质呈小粒状散在于常染色质问,核仁明显。3万倍以上观察在空泡化细胞内未找见典型病毒颗粒,仅见核内染色质间颗粒增多,染色质周围颗粒及核小体易见,基底细胞层未见明显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