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二聚体为依据对二期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的监测作用 |
| |
作者姓名: | 黄强 阮强 郭伟昌 黄智勇 李昭辉 |
| |
作者单位: |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 |
| |
基金项目: | 宜宾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16YZY001)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以D-二聚体(D-D)为依据二期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对髂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髂静脉狭窄或闭塞伴血栓形成患者3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数字,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患者18例,一期置管溶栓术后,若3d内D-D升高缓慢(极差<10mg/L),第4天行下肢静脉造影并行8cm球囊行髂静脉扩张术。对照组患者15例,一期置管溶栓术后,第7天均行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考虑是否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6天D-D、膝下小腿周径、静脉反流时间、支架个数和使用率、出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2±6.21)和(14.39±7.21)mg/L,P>0.05)];术后第6天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7±7.01)和(20.54±5.78)mg/L, P<0.05)];出院时膝下15cm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6)和(1.3±0.8)cm,P>0.05)];出院时静脉反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4)和(2.4±1.6)s,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5±1.51)和(9.41±2.36)d,P<0.05];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750.6±12387.8)和(65217.2±13585.7)元,P<0.05];支架置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16.7%)和5例(33.3%),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如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D-D水平对髂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进行监测,可在早期达到同样效果时,提高溶栓效率,降低支架使用率和手术费用,并减少住院时间。
|
关 键 词: | 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狭窄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
收稿时间: | 2021-05-2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