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模式潜在转变研究
引用本文:陈珍, 罗涛, 古丽斯亚·海力力, 田恬, 张国珍, 迪力拜尔·阿里木, 刘礼荣, 戴江红. 基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模式潜在转变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 24(12): 1418-142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0.12.011
作者姓名:陈珍  罗涛  古丽斯亚·海力力  田恬  张国珍  迪力拜尔·阿里木  刘礼荣  戴江红
作者单位:830011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行为模式随时间发展变化趋势,为性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MSM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动态队列,对研究对象进行间隔6个月随访,对基线与第一次随访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相关特征进行问卷调查及HPV检测。通过潜在转变分析(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 LTA)对基线性行为模式进行潜在分类并观察其在第1次随访时变化趋势。 结果  LTA将MSM人群性行为模式分为性行为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组3个潜在类别。基线至第1次随访,性行为低风险组保持低风险状态的概率为99.49%,转变为中风险状态的概率为0.51%;性行为中风险组保持为中风险状态的概率为74.88%,转变为低风险状态的概率为22.33%,转变为高风险状态的概率为2.79%,性行为高风险组保持于高风险状态的概率为100.00%。 结论  MSM人群性行为模式总体趋于稳定,后期应对高风险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性行为风险向低风险转变。

关 键 词:潜在转变分析   男男性行为者   性行为风险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收稿时间:2019-11-25
修稿时间:2020-03-1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