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60Coγ射线局部辐射后小鼠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
引用本文:杨龙,荣曙,许祥裕,罗成基,程天民. 60Coγ射线局部辐射后小鼠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33)
作者姓名:杨龙  荣曙  许祥裕  罗成基  程天民
作者单位:1. 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南京市,210002
2.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重庆市,400038
基金项目:江苏省人事厅博士后专项基金
摘    要:
目的:临床局部辐射条件下会造成非辐射区域组织及细胞功能损害,最为突出的是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建立60Coγ射线左半身辐射动物模型,观察局部电离辐射对其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辐照中心和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完成。①实验动物:6~8周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辐射组、左半身辐射组、全身屏蔽辐射组,45只/组。②实验方法:全身辐射组小鼠固定于辐射架内;左半身辐射组小鼠麻醉后固定体位,用铅砖屏蔽右半身;全身屏蔽辐射组小鼠麻醉固定体位,用铅砖屏蔽全身。以60Coγ射线一次性辐射,剂量率68.46cGy/min。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③实验评估:辐射后不同时相检测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计数外周血血小板,检测骨髓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观察骨髓组织病理改变及CD41a、CD61的表达。结果:全身辐射组第8天死亡2只,第9天死亡4只,其余各组无脱失。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辐射后第2,7天,左半身辐射组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高于全身辐射组(P<0.01)。②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辐射后第2,9天,左半身辐射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于全身辐射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于全身辐射组(P<0.01)。③骨髓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后6h左半身辐射组非辐射侧的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显著降低(P<0.01),高于全身辐射组及左半身辐射组(P<0.01)。④骨髓组织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有核细胞比例较高,分布均匀,并见多量散在分布的细胞龛;辐射2d后,左半身辐射组非辐射侧骨髓有核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但好于全身辐射组、左半身辐射组。⑤骨髓CD41a及CD61表达的变化:辐射后2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半身辐射组非辐射侧骨髓CD41a及CD61阳性细胞数和相对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但高于全身辐射组、左半身辐射组(P<0.01)。结论:局部电离辐射作用后,可导致小鼠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血小板减少,产生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激活可能参与了该损伤过程。

关 键 词:辐射,电离  巨核细胞/辐射效应  骨髓巨核细胞

Effects of 60Co gamma ray local irradiation on 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s in non-irradiation area of mice
Yang L,Rong S,Xu XY,Luo CJ,Cheng TM. Effects of 60Co gamma ray local irradiation on 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s in non-irradiation area of mice[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7, 11(33)
Authors:Yang L  Rong S  Xu XY  Luo CJ  Cheng T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