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与CT图像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深部脑电刺激术后的应用 |
| |
作者姓名: | 何品 蔡晓东 张豆豆 刘佳丽 吴清平 许东峰 雷益 邱喜雄 夏军 |
| |
作者单位: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统计教研室,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35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2044、2014A020212047);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201401019);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JCYJ20150330102720167)。 |
| |
摘 要: | 目的 采用CT和MRI图像融合技术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深部脑电刺激(DBS)术后电极位置准确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双侧DBS疗法的32例PD患者,采用术后颅脑薄层CT和术前MRI图像融合(融合组)技术并与常规术后复查MRI图像(常规组)比较,分析电极位置精确度及检查耗费时间。结果 融合组与常规组测量的电极位置相关性较好(P均<0.008);融合组与常规组电极尖端位置比较,除左侧电极y轴、z轴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2.34、-3.08,P均<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查MR检查时间为(7.65±0.33)min,术后复查CT时间为(2.85±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S术后应用头部薄层CT与MRI图像融合能精确定位电极位置,并可避免PD术后复查MRI的潜在风险,缩短术后复查的时间。
|
关 键 词: | 图像融合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深部脑刺激 电极位置 |
收稿时间: | 2016-07-12 |
修稿时间: | 2016-10-3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