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上)
引用本文:李广钧.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上)[J]. 北京中医药, 2006, 25(11): 659-663
作者姓名:李广钧
作者单位:10001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摘    要:
从四个方面浅析<黄帝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的内容.1)说明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从"点"(即穴位)到"线"(即经络);明确指出十二经脉与"营气"同出一辙,即十二经脉实际就是营气(含十二经别).其循行的全过程,并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必须领悟每一个形容单词的含义,才能对十二经脉的循行有其深刻的理解,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2)指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水、十二经筋、十五别络、奇经八脉以及皮部、气穴、气府等篇的综合,才是经络学说的完整体系.其中十二经水与"卫气"的循行是一个统一体,即人体的水液(津液)循环代谢的过程.3)通过内容的分析,明确提出"奇经八脉"直至明·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才使其趋于完善.4)研习经络学说应该从以上三点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才会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同时引述王树权先生的一段论述,来阐明促进中医现代化不可忽视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上思考问题.

关 键 词:内经  经络学说  学术探讨

A Simple Analysis in the Doctrine of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from The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Li Guangjun. A Simple Analysis in the Doctrine of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from The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J].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25(11): 659-663
Authors:Li Guangj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