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细菌内毒素受体研究新进展
引用本文:鄢小建,姚咏明.细菌内毒素受体研究新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6):375-378.
作者姓名:鄢小建  姚咏明
作者单位:1. 辽宁省锦州市解放军第二○五医院普通外科
2. 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创伤外科中心免疫研究室,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专项基金项目(No.G1999054203); 全军"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01MA207)
摘    要:业已明确,内毒素是引起脓毒症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其化学成分脂多糖(LPS)系革兰阴性(G-)菌外膜上的一种双歧性糖脂.许多研究证实,LPS主要成分脂质A与内毒素受体相互作用可激活前炎症细胞因子系统而介导细胞毒反应,最终导致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上一旦出现脓毒性休克,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0万余人死于此症.因此,深入探讨LPS的分子致病机制,寻求有效的LPS干预途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有关内毒素受体的研究进展迅速,已发现了4类分子家族与LPS脂质A部分结合参与炎症信号转导,包括CD14、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R)、Toll样受体(TLRs)和β2白细胞整合素(CD11a/CD18,CD11b/CD18,CD11c/CD18等).目前有关β2白细胞整合素的文献报道较多,现重点对前三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细菌内毒素受体  研究  Toll样受体  脓毒症  MODS  清道夫受体
文章编号:1003-0603(2002)06-0375-04
修稿时间:2001年11月2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