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脓毒症大鼠生物标志物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刘桠名 徐冕 颜悦新 周凤高 许成 赵琨 蒋国云 武彧 刘荣 |
| |
作者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云南昆明,650032;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SICU,云南昆明,65003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ICU,深圳,51810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EICU,云南昆明,650034 |
| |
基金项目: |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5FB022); |
| |
摘 要: | 目的探索脓毒症大鼠血清特征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A组(假手术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0 h采集A组、术后6 h采集B组、术后12 h采集C组、术后24 h采集D组、术后48 h采集E组大鼠心脏血2 m L,静置、离心后收集血清。采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脓毒症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差异离子聚类分析图显示,术后6 h开始(甚至更早),即B组大鼠血清便可发现差异离子。到24 h,即D组大鼠与A组血清中差异离子最明显、强度最大。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发现,A组和其余各组大鼠的代谢物均有差异,且以D组差异代谢物变化最为显著。通过代谢通路分析,D组与A组间有12个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包括D-葡萄糖胺6-磷酸,D-葡萄糖胺磷酸,α-D-葡萄糖胺1-磷酸,D-葡萄糖胺1-磷酸,D-半乳糖胺6-磷酸,胆红素,(3Z)-植物色素,15,16-二氢胆绿素,15,16-二氢胆绿素IXα,15,16-二氢胆绿素i... 更多
|
关 键 词: | 脓毒症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盲肠结扎穿孔术 液相色谱-质谱法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