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肌机械运动失同步化普遍存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加重心房、心室的机械收缩异常,损害心功能。心电图中QRS波群时限延长是经典的心肌协调性下降指标,然而有研究表明心肌机械运动失同步化与电活动失同步化并不严格一致。目前用于评估心肌同步性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放射性核素造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多普勒组织显像(Dopplar tissue imaging,DTI)。放射性核素造影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均低,难以量化局部左心室失同步化。MRI操作费时,时间分辨率较低且安置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而DTI具有方便、无创、时间分辨率高、无放射等优点,近年一些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估心肌机械运动失同步化的尝试显示该技术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运动失同步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