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调查上海市松江区老年农村人口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情况。
方法横断面调查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7个乡镇的60岁以上农村居民36 734名,分为60岁~、70岁~、80岁~、≥90岁4个年龄组,依据病史及体检心电图筛查房颤患者。对36 734名60岁以上农村居民中男性和女性房颤患者整体患病率的比较,对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房颤患病率的比较,对同性别各年龄组间房颤患病率的比较,以及对辽宁省≥65岁农村居民房颤患病率和松江区≥65岁农村居民的房颤患病率比较均采用精确四格表χ2检验。
结果上海市松江区7个乡镇60岁以上36 734名农村人口中整体房颤患病率为2.25%(828/36 734),其中男性的房颤患病率为2.66%(422/15 877),女性的房颤患病率为1.95%(406/20 857),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4,P<0.001)。按年龄组分类的房颤患病率:在男性,60岁~年龄组为1.42%,70岁~年龄组为3.42%,80岁~年龄组为5.81%,≥90岁年龄组为6.49%(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86,P<0.001);在女性,60岁~年龄组为0.86%,70岁~年龄组为2.24%,80岁~年龄组为5.02%,≥90岁年龄组为6.20%(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249,P<0.001)。各年龄组的男性与女性房颤患病率比较,60岁~和70岁~年龄组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2% vs 0.86%,χ2=14.050,P<0.05;3.42% vs 2.24%,χ2=18.406,P<0.05)。辽宁省≥65岁农村老年女性的房颤患病率高于上海松江地区≥65岁女性的房颤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 vs 2.04%,χ2=4.132,P=0.042),两个地区≥65岁农村老年男性间的房颤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 vs 2.89%,χ2=0.392,P=0.531)。
结论上海市松江区60岁以上农村人口的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房颤患病率在我国老年农村人口中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