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 |
| |
作者姓名: | 杨文利 薛萍 林立 李晋平 |
| |
作者单位: | 成都军区总医院市内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17 |
| |
摘 要: | 自1992年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特别对高度近视的优点日渐凸现而逐渐取代了PRK。成为临床矫正近视眼的主要方法。现临床中,使用的冷分子激光器的激光切削方式有:光斑式、扫描式,无或有被动、主动加被动眼球跟踪系统。对不同患者的近视和对称散光,只能进行同一模式的切削。由于设备本身设计上的不足,使手术产生了导致视觉质量下降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角膜中央岛、眩光、夜间视力下降、对比敏感下降、偏心切削、不规则散光等,而且对非对称、不规则散光难以矫正。为了扩大手术的适应症,提高疗效和解决并发症,有学者在1997年提出将波前像差技术用于角膜屈光性手术,并通过实践证实了其可行性。自1999年起,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逐渐成为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关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现报告如下:
|
关 键 词: | 波前像差 个体化切削 角膜屈光手术 |
文章编号: | 1004-0188(2005)04-0456-02 |
收稿时间: | 2005-04-24 |
修稿时间: | 2005-04-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