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从急性肾衰竭到急性肾损伤
引用本文:席修明. 从急性肾衰竭到急性肾损伤[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 22(12). DOI: 10.3760/cma.j.issn.1003-0603.2010.12.001
作者姓名:席修明
摘    要:早在古希腊时代,医学研究者就已经对肾脏疾病有所认识.作为临床肾病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曾经这样描述:"尿液表面出现泡沫可以表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迁延."这可能是关于肾脏疾病最早的临床记录.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伤员死于休克后的肾衰竭,而当时将这种疾病描述为"战争性肾炎".直到1951年,急性肾衰竭(ARF)这一名称才首次出现在Smith所编写的教科书中,他从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描述并提出了治疗原则[1].直至2002年,一个由肾脏科与危重症医师组成的团体--"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建议使用急性肾损伤(AKI)代替ARF,这样就把轻度的急性肾功能减低也包含其中,更加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2].无论称谓如何变迁,ARF的主要临床特点仍然是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以及由此导致的代谢产物潴留、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并伴随着血液中某些反映肾功能的标志物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明显升高.


From acute renal failure to acute kidney injury
XI Xiu-ming. From acute renal failure to acute kidney injury[J].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0, 22(12). DOI: 10.3760/cma.j.issn.1003-0603.2010.12.001
Authors:XI Xiu-m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