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习习.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419-420.
作者姓名:王习习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 护理学系,安徽 蚌埠,233030;蚌埠医学院 护理学系,安徽 蚌埠,233030
基金项目:蚌埠医学院人文重点项目(BYKY1496skZD)
摘    要:WHO将围绝经期定义为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从绝经前开始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和临床症状起,至完全绝经后1年的这段时期,短则2~3年,长则十余年,多为45~55岁之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主要有潮红潮热、月经改变、情绪波动、疲乏、失眠、骨关节痛等。目前我国约有1.67亿围绝经期女性,约占全球1/4,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8.1%。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中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要经过生理、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围绝经期症状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存质量。本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及其保健与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水平。

关 键 词: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  雌激素  综述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