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SBAR交班模式在新生儿病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陈凤  曹卢莹  岳伟红  徐珍娥  刘振球  胡娅  王永明  华子瑜  韦红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内科教研室,重庆 400014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81003)
摘    要:目的 探索新生儿病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SBAR(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and 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交班的效果。方法 基于SBAR沟通模式,设计新生儿病房交班核查表。对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新生儿病房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7人进行交班技能培训2周,以培训前为对照组,培训后为观察组。考核指标包括交班时间、交接问题发生率、考核评分、交班满意度、岗位胜任力。其中交班满意度包括交接满意度和交班自我评价。共收集1 553位患儿的晨交班资料,采用SPSS 22. 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对照组交班时间为(23.4±4.7)min,交接问题发生率为(43.6±6.6)%,交班考核得分为(6.3±0.7),交接满意度为(76.5±4.6)%,交班自我评价得分为(5.2±2.1);观察组交班时间为(15.9±3.2)min,交接问题发生率为(21.1±2.3)%,交班考核得分为(8.9±0.9),交接满意度为(94.1±2.9)%,交班自我评价得分为(8.9±0.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岗位胜任力方面,两组在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能力[(2.2±0.1)vs.(3.8±0.3)]、人际沟通能力[(2.6±0.5)vs.(4.2±0.1)分]、团队合作能力[(3.1±0.2)vs.(4.6±0.3)]、信息与管理能力[(2.5±0.5)vs.(4.2±0.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可提高医疗质量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关 键 词:SBAR  交班  新生儿病房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岗位胜任力
收稿时间:2020-08-22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