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老年查体人群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现况分析
作者姓名:于茜  王凡  刘宏斌  肖湖南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853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老年查体人群中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现况及起效概况。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体检的老年人(≥60岁)共955人。依据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药物种类分为4组:阿司匹林组(n=368),氯吡格雷组(n=115),双抗(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组(n=43)和无药物组(n=429)。收集基线资料并完成血栓弹力图(TEG)测定,描述分析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有效性情况,探讨影响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4组人群间的年龄分布、吸烟者比例以及具有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者的比例、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的花生四烯酸(AA)途径几近起效,氯吡格雷组的二磷酸腺苷(ADP)途径以及双抗组的AA途径和ADP途径均在起效范围内。氯吡格雷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76.52%vs4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LDL-C增加出血风险,年龄、PLT、eGFR、HbA1c和APTT增加血栓风险。结论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现况较为满意,可使老年人获益。

关 键 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功能试验
收稿时间:2016-06-14
修稿时间:2016-08-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