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影响的蛋白组学研究
引用本文:石磊,吴承杰,陈思娴,潘娅岚,王礼宁,赵瑞华,吴毛,马勇,郭杨.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影响的蛋白组学研究[J].中医杂志,2023(22):2329-2338.
作者姓名:石磊  吴承杰  陈思娴  潘娅岚  王礼宁  赵瑞华  吴毛  马勇  郭杨
作者单位: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2. 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修复与重建新技术实验室;3.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885,82174400);;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1KJB360006);;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3_2207,KYCX23_2205);
摘    要:目的 探讨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每组12只。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小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脊髓暴露。温肾通督方组从术后第1天按50 g/(kg·d)给予温肾通督方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4天。在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利用斜板试验及后肢运动功能(BMS)评分对小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术后第3天通过肌电图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小鼠神经电生理,测量各组小鼠脾脏长度,利用磁珠分选脾脏中的B细胞,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蛋白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B细胞中线粒体外膜转运孔蛋白20 (Tom20)及下游剪切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术后第14天采用核磁共振观察小鼠脊髓恢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在术后1、7、14天BMS主评分、副评分及斜板试验角度均降低,术后3天小鼠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降低、脾脏长度减少,脾脏B细胞中Tom20...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免疫功能  蛋白组学  线粒体外膜转运孔蛋白20  细胞焦亡  温肾通督方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