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1]。肿瘤通过压迫周围正常组织可产生视力下降、头痛等临床症状。垂体腺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腺瘤(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FPAs)(泌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或甲状腺激素分泌腺瘤)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NFPAs),这取决于构成肿瘤的细胞类型[2]。FPAs除可引起占位效应外,由于其激素分泌高于正常水平,还可导致全身效应[3]。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4],但在经历手术后,部分患者可发生如脑脊液漏、尿崩、感染、垂体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其中,垂体功能减退是指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的缺乏,通常表现为慢性且终身的状况,需要长期药物替代治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