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骨骼肌萎缩的细胞分子机制与抗萎缩运动模式
引用本文:漆正堂,卢健.骨骼肌萎缩的细胞分子机制与抗萎缩运动模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6):7240-7243.
作者姓名:漆正堂  卢健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市,200062;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南省衡阳市,421008
2.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市,200062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目的:回顾骨骼肌萎缩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抗萎缩运动模式和药物干预对骨骼肌萎缩的疗效及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8-03/2007-03相关骨骼肌萎缩的文献,检索词"skeletal muscle,atrophy,exercise,ubiquitin-proteasome,apoptosi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3/2005-05相关骨骼肌萎缩的文献,检索词"骨骼肌,细胞凋亡,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骨骼肌萎缩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涉及骨骼肌萎缩的蛋白质泛化、细胞凋亡、抗萎缩运动、药物干预的文章。排除标准:不涉及上述项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1篇关于骨骼肌萎缩的文献,最终纳入3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骨骼肌萎缩有衰老性、废用性和病理性3种。去神经支配的动物模型有助于从细胞分子水平认识骨骼肌萎缩,蛋白质同化/泛化研究、细胞增殖/凋亡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废用性模型为开发抗萎缩药物和验证抗萎缩运动模式提供了研究平台,但尚缺少一致性结论,运动抵抗/延缓肌肉萎缩的效应体现于结构蛋白基因表达、细胞信号转导、激素、细胞因子等各个层面。在运动抗萎缩治疗中,药物与物理疗法的辅助作用也不可忽略。结论:骨骼肌萎缩的细胞分子机制与蛋白质泛化和细胞凋亡过甚密切相关,运动抵抗/延缓肌肉萎缩的效应体现于相应的细胞分子水平,药物和理疗对骨骼肌萎缩有一定疗效,但机制不明。

关 键 词:骨骼肌萎缩  抗萎缩  蛋白质泛化  细胞凋亡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36-07240-04
修稿时间:2007-03-202007-06-1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and anti-atrophic muscle training
Qi ZT,Lu J.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and anti-atrophic muscle training[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36):7240-7243.
Authors:Qi ZT  Lu J
Institution: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gyang Normal College, Hengyang 421008, Hu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