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神经再生解剖特异性差异的实验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周友清,陈亮,顾玉东,李继峰. 不同年龄神经再生解剖特异性差异的实验研究[J]. 感染、炎症、修复, 2002, 3(3): 147-150 |
| |
作者姓名: | 周友清 陈亮 顾玉东 李继峰 |
| |
作者单位: | 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
| |
基金项目: | 国家973创伤基础研究资助项目(G1999054202) |
| |
摘 要: |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神经再生趋化性在解剖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为研究分娩性臂丛损伤(产瘫)患儿易出现同步收缩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大鼠按年龄分幼年组和成年组各20只,建立解剖特异性模型右侧坐骨神经切断以后,其中胫神经近端接Y形硅胶管入口端,Y形管两出口分别接远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术后3、6周分别采用神经电图、组织学方法检测神经再生.结果术后3、6周,成年组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7.27±8.63和3.44±1.67,波幅比值分别为12.45±25.03和4.32±2.87;幼年组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1.80±1.65和0.97±0.42,波幅比值分别为2.29±3.37和1.22±0.62,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比值的差异在术后3、6周均有统计学意义(秩和值T分别为73,60,74和65,P<0.05).成年组远端胫神经有髓轴索数/腓总神经有髓轴索数(甲苯铵蓝染色)的比值在术后3、6周分别为9.62±9.30和8.94±6.20,幼年组分别为1.26±0.62和1.73±2.49,两组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和62,P<0.01).结论幼年大鼠神经再生趋化性的解剖特异性较成年大鼠差,这可能是临床上分娩性臂丛损伤较成人臂丛损伤更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同步收缩的原因之一.
|
关 键 词: | 解剖特异性 差异 年龄 神经再生 大鼠 |
Comparison of topographic specificity in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at different ag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