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恶性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引用本文:王坚,盛伟琪,朱雄增,张仁元,侯文忠. 恶性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8, 0(2)
作者姓名:王坚  盛伟琪  朱雄增  张仁元  侯文忠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颗粒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组织学起源。方法:对3例恶性颗粒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49岁。部位分别为颈部1例,右大腿2例。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2年半及7年复发,并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上3例与良性颗粒细胞瘤十分相似,局部区域出现梭形瘤细胞,空泡状核及明显的核仁,其中1例在肿瘤的周边部可见到瘤细胞与外周神经束支之间有直接移行关系。免疫酶标结果显示瘤细胞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例电镜检测显示胞浆内充满膜包被复合性溶酶体。结论:对临床明显恶性而组织学上却极似良性的恶性颗粒细胞瘤,以下几点能提示恶性诊断:(1)肿瘤超过4cm;(2)核分裂象超过2个/10HPF;(3)核呈空泡状并有明显的核仁;(4)出现梭形瘤细胞;(5)有肿瘤性坏死。此外,免疫组化标记及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鉴别诊断及揭示组织学起源。

关 键 词:恶性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超微结构

Malignant granular cell tumor: a clinicopathologic,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three cases
Abstract:
Keywords:malignant granular cell tumor  immunohistochemistry  ultrastruc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