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无创中心动脉压评价血管弹性功能的初步探讨
作者姓名:汪世军  祝玉娟  王华伟  吴小庆  耿伯春  唐关敏
作者单位:[1]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心内科,314000 [2]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无创中心动脉压评价血管弹性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9例健康体检的人群,平均年龄为(45.17±15.30)岁,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30例,同时测量中心动脉压(CSBP)、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采用简单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CSBP与cfPWV之间存在正相关( r=0.51,P<0.01),CSBP与IMT之间存在正相关( r=0.36,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中,CSBP和cfPWV、IMT均与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外周脉压、体重和年龄有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肱动脉收缩压(SBP )与年龄是CSBP、cfPWV和IMT的共同影响因素。③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年龄≤30岁、31-40岁之间的人群,CSBP与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年龄分别在41-50岁、51-60岁、>60岁的人群,CSBP与SBP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在年龄≤30岁的人群,CSBP与SBP几乎相同,而随着年龄增大,CSBP与SBP差值明显增大。结论〈br〉 ①CSBP与cfPWV、IMT之间存在良好相关性。②无创CSBP可作为患者动脉硬化早期筛选和全面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一个简单、方便易行的方法。③CSBP相比cfPWV、IMT是否可更早、较好预测血管弹性功能和心血管危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中心动脉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硬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