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变化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杨绮帆 钱锁开 黄连泉 李铁林 姜晓丹 |
| |
作者单位: | 1. 解放军第94医院神经外科 2.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
| |
摘 要: | ![]()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病理改变。方法:24只新西兰家兔被随机分为单纯注血组和人工脑液注入对照组,并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观察基底动脉的超微变化。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的局部脑组织结构变化不大,但慢性脑血管痛挛期的脑血管壁的病理改变则是明显的,且主要集中于内细胞层。结论:SAH后晚期血管呈明显结构改变,及早防治血管痛挛是阻止血管发生结构性改变的关键。
|
关 键 词: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病理 |
修稿时间: | 2000-11-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