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反义寡聚核苷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根据小鼠IL-5cDNA序列设计合成反义寡聚核苷酸片段,用T4噬菌体多核苷酸激酶标记反义寡聚核苷酸的5′端,观察硬脂胺(SA)脂质体对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转染效率的影响。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复制哮喘模型。用聚酰纤维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导入由阳离子脂质体携带的不同浓度的反义寡聚核苷酸,观察其对T淋巴细胞合成IL-5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5浓度。结果SA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转染效率,1∶15m/m(反义寡聚核苷酸和SA脂质体质量比)时转染效率最佳,提高反义寡聚核苷酸转染效率12倍。未经卵蛋白刺激的正常鼠和哮喘鼠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未测到IL-5,经卵蛋白刺激后,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5含量明显增高。导入不同浓度的反义寡聚核苷酸(10、20及30μmol/L)后,脾T淋巴细胞合成IL-5明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5含量由(44.60±6.23)pg/ml分别降低到(30.70±7.362)、(17.20±6.181)和(8.16±2.34)pg/ml,抑制IL-5合成百分率分别为31.17%、61.43%和81.7%。结论反义寡聚核苷酸可明显抑制IL-5的合成,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支持其通过抑制致敏小鼠T淋巴细胞IL-5的转录而抑制其合成,为反义基因治疗哮喘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