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抑制人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自噬 |
| |
作者姓名: | 陶柏楠 王咏兰 江露 张宗星 刘道忠 万星 黄德斌 袁林 |
| |
作者单位: | 1湖北民族大学,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恩施州 445000;2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6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60745),项目负责人:黄德斌; |
| |
摘 要: | 文题释义:肝纤维化:是一种由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肝细胞被反复破坏久之产生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与异常分布的疾病,其主要机制在于肝脏损伤后造成肝星状细胞大量活化,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由原来的静息状态转为快速增殖状态并大量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替代正常肝细胞,肝脏发生实变,产生大量纤维样瘢痕,失去正常功能。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细胞过程,在调节机体能量和营养、维持机体能量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降解溶酶体中受损的细胞器、异常的蛋白质聚集物和受损的DNA来维持细胞内稳态。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在慢性纤维化肝病中表现异常活跃,自噬已被报道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肝星状细胞自噬参与肝纤维化病理进展,抑制肝星状细胞自噬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背景:自噬在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纤维化的进程。前期研究表明,柔肝降酶方具有保护肝功能、抗炎、抗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其是否通过自噬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目的:探讨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自噬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脂多糖建立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分成不同的处理组:①空白组:人肝星状细胞+空白血清;②模型组:人肝星状细胞+空白血清+脂多糖;③柔肝降酶方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人肝星状细胞+低、中、高剂量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脂多糖;④柔肝降酶方高剂量含药血清联合雷帕霉素组:高剂量组基础上+雷帕霉素;⑤柔肝降酶方高剂量含药血清联合PI3K抑制剂组:高剂量组基础上+
LY294002。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单丹磺酰尸胺染色法观察细胞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Ⅰ、LC3-Ⅱ)、人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纤维)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能够降低人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Ⅰ型胶原纤维、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上调自噬P62蛋白的表达,降低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性;②MDC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可使细胞绿色斑点荧光强度降低;③加入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后,P62蛋白表达降低,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④经过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处理后,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能被PI3K抑制剂LY294002减弱;⑤提示柔肝降酶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减少脂多糖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活化。
https://orcid.org/0000-0003-2483-6091 (陶柏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
关 键 词: | 柔肝降酶方 细胞自噬 Akt mTOR LC3-Ⅱ 人肝星状细胞 |
收稿时间: | 2022-09-2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