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
| |
作者姓名: | 马岁录 何志军 刘涛 李金鹏 李岩 何波 魏晓涛 王威威 |
| |
作者单位: | 1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2甘肃省中医院足踝骨科,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802),项目负责人:何志军; |
| |
摘 要: | 文题释义:核转录因子κB:是在1986年在B淋巴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特异性结合的核蛋白因子,与免疫细胞的活化、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应激性反应、炎性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会加重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的炎性损伤,因此抑制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靠途径。
缺血再灌注:是指缺血的组织、器官恢复血液灌注后未能使其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反而进一步加重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损伤机制可能与活性氧与炎性因子的释放、白细胞的聚集以及钙超载等因素有关,在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中研究较多。近年来,诸多学者研究发现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在防治皮瓣坏死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通过调控下游细胞因子加重了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中药可抑制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综述中药、中药有效成分以及中药复方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中药,NF-κB,皮瓣,血管内皮细胞”与“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NF-κB,Skin flaps,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与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经筛选后最终归纳45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激活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通过转录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组织细胞内炎性因子、黏附分子以抗纤溶促凝物质的释放,加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组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级联反应、白细胞黏附以及微小血栓形成,引起皮瓣坏死。②中药、中药复方以及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萜类、皂苷类和酚类等)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级联反应、白细胞黏附以及血栓形成,发挥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③通过研究中药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临床上中药防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加快皮瓣愈合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https://orcid.org/0000-0002-0967-2132(马岁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
关 键 词: | 皮瓣 缺血再灌注 血管内皮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信号通路 炎性因子 黏附分子 中药 |
收稿时间: | 2022-10-3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