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椎体内裂隙的位置和程度影响伤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引用本文:余伟波,梁德,江晓兵,叶林强,姚珍松.椎体内裂隙的位置和程度影响伤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4).
作者姓名:余伟波  梁德  江晓兵  叶林强  姚珍松
作者单位:1. 510405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510405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广州,510405
摘    要:目的 分析椎体内真空裂隙(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的位置和程度变化对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已验证的T11 ~ L1有限元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指定T12为伤椎,结合既往文献报道将T12椎体内部松质骨在不同位置予以不同程度的截除,模拟9种IVC的有限元模型.首先将前1/2高2 mm松质骨在偏上、中、偏下予以截除模拟轻度IVC模型(S1、C1、I1),将前1/2高4 mm松质骨截除模拟上下进展的重度IVC模型(S2、C2、I2),将高2 mm松质骨完整截除模拟前后进展的重度IVC模型(S3、C3、I3).分别比较9种模型在各种生理活动范围时在T12皮质骨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对所有IVC模型而言,最大米塞斯应力(von Mises)主要集中在前屈活动时伤椎皮质骨前壁上下缘,其次是后伸活动时后壁上下缘.当IVC偏上或偏下时,伤椎皮质骨最大应力在前屈时显著增加(超过正常模型17%),而当IVC位于中部时最大应力仅轻微增加(约超过正常模型5%).当IVC进展性加重时,模型的最大应力均增加,但是当IVC向前后进展加重时在各种生理活动范围下最大应力值超过轻度IVC模型最大应力8%以上,而当IVC上下进展加重时最大应力值仅超过轻度IVC模型最大应力值3%以下.结论 除IVC位于中部时对伤椎稳定性影响较小外,其余大部分位置和程度的IVC对伤椎稳定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可能需要早期手术干预以稳定椎体、预防进展性严重塌陷.

关 键 词:椎体内真空裂隙  生物力学稳定性  有限元

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location and extent of 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 on the stability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e
Yu Weibo,Liang De,Jiang Xiaobing,Ye Linqiang,Yao Zhensong.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location and extent of 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 on the stability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e[J].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Militaris Tertiae,2017,39(4).
Authors:Yu Weibo  Liang De  Jiang Xiaobing  Ye Linqiang  Yao Zhensong
Abstract:
Keywords: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  biochemical stabilit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