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血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与预后 |
| |
作者姓名: | 金 菲 夏文颖 倪 芳 许雨乔 陆燕飞 张晓慧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实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ZDXKB2016005) |
| |
摘 要: | ![]()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血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171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白念珠菌组和非白念珠菌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确定与念珠菌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与念珠菌血症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光滑念珠菌是念珠菌血症患者中最常见的分离菌(28.65%),其次为白念珠菌(28.07%)、热带念珠菌(21.64%)、近平滑念珠菌(18.13%)和其他念珠菌(3.51%),非白念珠菌占71.93%(123/171)。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OR=2.588,95%CI:1.119~5.987,P=0.026)是白念珠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1.8%、91.7%和90.3%,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性相对较高。171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中,48例死亡,病死率为28.0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27,95%CI:1.004~1.050,P=0.022)、深静脉置管(OR=2.489, 95%CI:1.033~5.996,P=0.042)和入住ICU(OR=2.921,95%CI:1.020~8.362,P=0.046)是与病死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院念珠菌血症的念珠菌分布与其他医院存在差异。除热带念珠菌外,绝大多数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为经验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有用信息。
|
关 键 词: | 念珠菌血症;危险因素;敏感性;病死率 |
收稿时间: | 2021-05-11 |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