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肥胖与心血管病变——从流行病学到发病机制
作者姓名:祝之明
作者单位:[1]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 重庆400042 [2]全军高血压代谢病中心, 重庆400042 [3]重庆市高血压研究所, 重庆400042
摘    要:
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随着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的增加,疾病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肥胖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病(CVD)、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和血脂紊乱等。早在199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首先在其网站提出对成年人进行体重控制的建议,1997年WHO明确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同年AHA发表了有关肥胖与CVD的声明,1998年AHA又提出肥胖是冠心病(CHD)的主要危险因素,要求采取行动控制肥胖。1999年AHA正式提出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是一种CVD。进入2000年后,AHA及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HLBI)对肥胖的关注程度骤然增加,几乎每年均有肥胖与CVD的专题讨论和声明发布。2001年AHA又将肥胖列入其长期重点研究资助领域,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又发布了肥胖研究的中长期战略规划,2004年AHA发表了肥胖与心脑血管病的执行总结,

关 键 词:肥胖  心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收稿时间:2006-06-23
修稿时间:2006-06-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