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崎病住院儿童多中心治疗用药相似度评价
引用本文:孙华君,许静,邢文荣,闫美兴,曾娜,季兴,罗志红,刘畅,张永,陈冠儒,刘璐,黄敏.川崎病住院儿童多中心治疗用药相似度评价[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3(2):87-93.
作者姓名:孙华君  许静  邢文荣  闫美兴  曾娜  季兴  罗志红  刘畅  张永  陈冠儒  刘璐  黄敏
作者单位:1. 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3. 安徽省儿童医院药学部;4.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学部;5. 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编号21DZ2201400);
摘    要:目的 依据《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学指南》开展儿童川崎病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试点,探索评价机构间治疗方案的一致性、合理性方法,验证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开展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自动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以国内儿童专科医院抽取的脱敏数据为样本,计算治疗药物的治疗时间贡献比,采用ABC分析方法获得的A类的药物及ATC治疗学分类即为各医院主要治疗药物、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以文本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院间治疗用药相似度。描述性统计药品首次使用与诊断明确的时间差。结果4家样本医院主要治疗药物品种共计43种,无4家共用药物品种,3家共用的药物有4种。医院间主要治疗药物品种相似度平均为0.21。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共计19类,4家共用的有1类,3家共用的有3类。医院间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相似度平均为0.40。医院间主要治疗药物的首次使用时间差中位数、四分位距离基本相同。这与指南的推荐是一致的。结论 医院间用药品种存在习惯差异,主要治疗药物品种重叠度低,但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有一定集中度,符合临床实际和指南推荐。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药物治疗时间贡献比,以ABC分析方法确定主要治疗药物、药物治疗学类别是可行的。

关 键 词:用药评价  相似度  治疗时间贡献比  ABC分析法  川崎病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